
报道时间:2018年8月10日
“代开发票"、"办贷款"、"疏通下水道"这样的"牛皮癣"广告一直充斥在小区、街巷等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潜藏着各种违法行为。
今年来,螺城镇政府为实现“美丽新惠安”的目标,进一步推进打造“无癣城区”,将螺城镇辖区所有行政区域全部纳入“牛皮癣”清理承包范围,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督促专业公司开展常态化清理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网格化覆盖
螺城镇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的公共区域、城中村和乡镇道路等近7.7平方公里区域,采取网格化管理,35名保洁人员建立12个平面网格组及4个立面楼道清理组,确保城区不留死角。
分片包干,形成治“癣”网格,安排专业“牛皮癣”清理人员,定人、定岗、定标、定责,严格落实巡查管理制度,全天候进行巡回保洁,确保即发现即清除。承包公司针对“牛皮癣”现象早、晚期间爆发性强的特点,加强清晨、夜间巡查力度,定人定点跟进劝阻制止,从源头上遏制“牛皮癣”的萌芽。
标准化清理
螺城镇要求市场化承包公司严格按照专业“牛皮癣”清理作业标准进行清理。
针对各种“癣情”,按照“色差一致、形状统一、干净整洁、协调美观”的要求,灵活运用高压清洗机蒸汽机等冲洗、打磨机打磨、涂料粉刷覆盖、环保药水清理等方法做到“修旧如旧,修新如新”。清理过程不留痕迹,不留垃圾,杜绝“二次污染”,确保清除保洁率达到100%。
便民化管理
为方便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区域便民服务小广告的集中统一发布,螺城镇根据重点区域实际情况和特点,在人口密度大的重点巷道制作185个便民公益广告疏导点,免费发布房屋出租等便民小广告。
同时,引导社区建立便民微信号,提高微信号受众面,设置生活信息发布平台,方便群众日常生活,有效减少“癣”源。
高效化整改
针对“牛皮癣”反复出现的特点,螺城镇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建立“牛皮癣”整治快速处理微信群。
巡查人员、社区负责人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要求承包公司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
强效化考核
螺城镇“牛皮癣”治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后,由惠安县螺城镇人民政府对小广告维护管理服务范围内的小广告清除质量进行考评,考评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每月考评不少于1次,考评组根据每次现场考评情况进行评分,每月评定考评成绩,将考评结果与承包金额相挂钩,进一步加强对承包公司清理工作的管理力度。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自2018年1月份以来螺城镇平均每月“牛皮癣”清理数达14700多处(其中包含楼道和通道每月平均清理6300多处)。
经过努力,“牛皮癣”基本消失殆尽,使螺城镇维持于“无癣城区”之状态,整体保洁质量成效明显,街巷靓丽整洁有序,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同时也有效破解“牛皮癣”整治难题,提升环卫质量,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