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癣”有怪圈?诏安城管就不信》
13882022-06-16

报道时间:2018年8月9日


诏安县城区在半年前曾是小广告泛滥成灾,电线杆、围墙、垃圾箱、居民楼楼道、公共厕所、建筑物外墙面都有小广告的踪迹,内容除了“疏通下水道”、“保洁”、“空调打眼”等普通小广告,甚至有“办证”、“卖枪支”、“卖迷药”等非法广告,这些“城市牛皮癣”无孔不入,不仅破坏了城市形象,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安居工程小区的楼道里,墙面上、楼梯台阶上满是小广告,住户沈阿姨无奈地说:“你看看多乱,像贴满狗皮膏药一样,甚至直接贴在我家的电表箱和门上,我自己撕掉没几天又有贴新的上去,太难看了。”


为跳出城市 “牛皮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一纸缠”怪圈,诏安县市容管理局综合施策,有效破解了“牛皮癣”整治难题。


市场化运作,专业人做专业事

诏安县结合县城区小广告分布特点,同时借鉴周边县城的成功经验,转变治理方法,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牛皮癣”清理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


诏安县打响城市“牛皮癣”消灭战以来,县城区的大街小巷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一群穿着统一制服的专业清除人员,带着高压水枪、小铲、喷漆桶等专业“除癣”工具,清理着每一个小广告“重灾区”。他们用快速机清洗公共设备,对于难以清洗的用涂料调出接近墙壁颜色,对面墙体等进行涂抹;对于长期贴牢在墙上的纸质广告,专业清洗人员往违规广告喷洒“天那水”,再往上一擦刮铲,广告痕迹马上消失。专业清除公司用各种专业工具来对这些“牛皮癣”开展全方位清除,大大提升了违法小广告的清除效率。


城管执法队员则由原来既要巡查又要清理,变为专门负责对“治癣”实施巡查监管,及时配合专业清除人员开展“牛皮癣”整治,不仅大大提升了城市“牛皮癣”的治理效率和质量,也使城管执法队员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其他的城市管理工作当中。


网格化管理效量化考核

将县城区划分为6个网格,分片包干,形成治“癣”网格,在每个网格安排固定的城管执法人员和专业“牛皮癣”清理人员协同作战,定人、定岗、定标、定责,严格落实巡查管理制度,全天候进行巡回保洁,确保即发现即清除,不给城市“牛皮癣”留任何死角余地。


同时,县市容管理局定期对“牛皮癣”清理工作实行严格的督查考核,考核内容比照“牛皮癣”清理服务合同作业标准严格落实,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公司限时整改到位,未整改的,按合同予以处罚,督促清理保洁公司提升“除癣”效量,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消灭城市“牛皮癣”顽疾的目标。


引用互联网+带动全民 “除癣”

诏安县市容管理局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建立“牛皮癣”整治快速处理微信群,巡查执法人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拍照上传,保洁公司按要求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并将清理结果和图片反馈回微信群。


同时,诏安县市容管理局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投诉渠道,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时刻管理后台,一旦接到群众往后台举报“牛皮癣”情况,立刻安排城管执法人员和专业清除人员前往核实,并对现场开展清理工作,形成全民“除癣”的热潮。截至目前,共清理小广告17500余处。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如今走在诏安县街头,已经很难看到城市小广告的踪迹,城市“牛皮癣”在诏安县城再也牛不起来了。干净的路面,整洁的墙面,崭新靓丽的市容也告诉我们诏安县城市“牛皮癣”消灭战取得的丰硕战果。

 

诏安县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沈晓坤:

在县城区基本清除小广告,这只是我们‘治癣’工作的第一步。城市‘牛皮癣’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稍微放松就会出现反弹。要避免陷入这一‘怪圈’,我们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落实‘牛皮癣’治理常态机制,将‘治癣’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