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时间:2018年7月26日
“牛皮癣”曾是龙岩中心城区难以根除的城市顽症之一,它遍布中心城区的各个角落,在电线杆、围墙、卷闸门等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上无处不有,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市貌,还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建设的进程。为跳出中心城市背街小巷“牛皮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区执法局创新六项举措,有效破解“牛皮癣”整治难题,提升环卫质量,提高城市品位、形象。
治理市场化
通过区政府招投标采购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采购信息,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规规定执行,确定中标企业。从2015年11月开始,中心城市七街二镇背街小巷由地面清扫保洁,推广到墙面“牛皮癣”治理,逐步变单一地面保洁为多维立体保洁。背街小巷 “牛皮癣”治理为便于统一质量及源头打击,由一家专业公司承包。
管理网格化
为进一步完善的管理网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牛皮癣”治理实行网格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方式,将“牛皮癣”管控区域划分为70个网格,分片包干,形成治“癣”网格,安排专业“牛皮癣”清理人员,定人、定岗、定标、定责,严格落实巡查管理制度,全天候进行巡回保洁,确保即发现即清除。
清理质量标准化
为实现清理质量规范化、标准化,需对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牛皮癣”采取不同处理办法,即根据建筑物、构筑物表面颜色、形状,做到清理无色差、不露底、不滴挂,实现“修旧如旧、修新如新”,日产日清,不留痕迹,杜绝“二次污染”,做到“色、形、洁、美”有机结合,确保清除率达100%。
管理服务便民化
为方便背街小巷、城中村等重点区域便民服务小广告的集中统一发布,根据重点区域实际情况和特点,在人口密度大的重点巷道制作170个便民公益广告疏导点,免费发布房屋出租等便民小广告,有效减少“癣”源。
限时整改高效化
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建立“牛皮癣”整治快速处理微信群,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拍照上传,要求保洁公司在30分钟内处理完毕。
联合管理层级化
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牛皮癣”治理进行市场化运作后,由区执法局牵头,组建了区考评员、街(镇)管理员、居(村)卫生专员三支队伍和三级督查管理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的监管考核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承包公司清理工作的管理力度。
目前,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牛皮癣”基本消失殆尽,实现背街小巷由地面保洁向立面保洁转变,整体保洁质量成效明显,街巷靓丽整洁有序,提升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感。